我曾是个“好裁缝”

 

同事张罗了几家人的聚会,席间闲聊相互间交往的逸闻趣事,不知怎么就扯到当年我给大家做裤子、做罩子的往事上了。甲说,她家的录音机罩是我做的;乙说,他家的电视机罩是我做的;丙说,我给他家做的沙发罩现在还在老家用着;丁说,我二十年前给他做的裤子如今偶尔还在穿,他把裤子命名为“梅子”裤,找不到时就问老伴“那条‘梅子’裤放在哪里了?”七嘴八舌,把我的记忆拉回到那个年代。

1980年代初分配到供职的单位,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都是买成衣穿。一般人家除了过大年买成衣,平日里大人孩子的衣服大部分是买来布料,到市内裁缝店做,或者自己做。

1970年代在农村当家庭煮妇时,也学着做衣服,所以我一般都是自己做。我充其量只是个书裁缝,就是看着书上的裁剪图来裁剪,尤其是做上衣,我就脱离不了裁剪书。裤子相对简单一些,我对其裁剪方式已经熟稔于心,所以我做出来的西裤很合体。除了非常正规的裁缝店,一般裁缝做出来的裤子很少会像我这样正规、合体。

看到我做的西裤像模像样,有比较惯熟的同事就试探着请我帮他们做。想到同事开口求人不容易,我自然会爽快地答应。到大家“众望所归”时,我的工作量就相当大了。记得有一年冬月与腊月,我就做了四五十条裤子,还不包括许多人自己会缝,我只需帮着裁剪的人家。除了做裤子,有时我还给小孩子做那种一剪子的饭罩衣。看到大人孩子穿着我裁剪、缝制的裤子和衣服,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做这些从来都是免费的,还要搭进去线钱。积少成多,在那个普遍贫穷的年代,也是一小笔开支。关系不错的同事和朋友,锁边费、裤口袋布料都是由我支付的。当然,大家也心知肚明,绝不会亏待于我。看到我织毛衣的水平一般化,她们有好几个人主动给我家人织毛衣。从别的方面来帮助和弥补的,就数不胜数了,我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帮助与实惠其实更多,尽管这不是我的初衷。

给器物做罩子,纯属偶然。我的忘年交是个英语老师,她买了一个录音机,足有六七十公分长。那时都住平房,黄土高原最不缺少的就是飞扬的尘土,她找了块布料罩在录音机上,怎么看都不入眼。我试着给录音机做了一个罩子,罩子上面棱角部分压了花边儿,正前面放磁带的部分做成了一个帘子,可以掀开。不是长时间用,无需考虑散热时,掀起帘子就可以方便地放、取磁带。这个颇带创意的“作品”一问世,大家眼前一亮,马上有人找我做电视机、缝纫机、洗衣机罩,为了挡灰尘、也为了美。为了更美,我偶尔还会在上面笨拙地绣上一两朵花。再后来,我又帮助大家做起了沙发罩,那可就有了难度。做衣裤、做罩子都需要“量体裁衣”,可沙发这家伙体大、又不规则,很不好拿捏。不过这难也不倒我,我好像都能随弯就曲地给沙发穿上“合体”的罩衣。

除了给同事服务,家人亲朋处都有我的“缝品”。朋友开诊所,我给他做了沙发罩;姐妹、闺蜜的缝纫机、洗衣机,我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罩衣;我小妹妹从山西搬迁到了东北,缝纫机换成了小台版,还对我给她做的缝纫机罩爱不释手,动手把它改小再罩上。

因为喜欢裁剪缝纫,我与一个真正的裁缝成了朋友。她住在丈夫单位的院子里,以裁缝为业。我后来搬迁到这里后,经常去她那里锁边。她仔细看了我裁剪的裤子,说这是正规西裤。但她当初学习裁缝时不是这样学的,已经习惯了那种方法,一般人也没有那么通行,她都可以交待下去。偶尔有人声明要正规西裤,她会找到我,与我一起裁剪。她看到我做活慢,也会帮助我缝纫,还死活不收我的费。交往多了,我们俩成了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有趣的是,我的“好裁缝”口碑还给另一个裁缝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1990年代中后期了,由于我搬到丈夫单位的院子里居住,再加上年龄见长、眼睛也开始不好使了,找我做裤子的人逐渐少了。有一天,一个同事告诉我,院子租住了一个裁缝,她们做衣服方便了,但是她做的裤子不合适,说不清哪里的毛病,不如我做的好,我也没有往心里去。过了一些日子,我自己也懒得侍候自己了,又不能麻烦不收我费的裁缝朋友,就想起了同事说的这个裁缝。我买好了布去找她做裤子,让她先划线,再决定是否按照她的方法裁剪。她的方法交待不了我,我与她商量我裁、她缝。正比划着,那个同事来了,她诧异道:“梅姐,你怎么也找裁缝了?”我说眼睛不好使,人也懒了。那个裁缝一听她称呼我“梅姐”,就惊讶道:“这就是你一直夸赞的那个梅姐?怪不得她刚才看不上我的裁剪方法!”她转而对我说:“你快告诉我,我划线的毛病在哪里?”先前我并没有让她细划,后来我让她按照她的方法整个划完一条裤子的裁剪线,发现了她两个至关重要的缺点,她一琢磨,顿时心服口服。同事也高兴了,说经过我指导,以后裁缝做的裤子就会合体了。

那个裁缝说,像我这样去开办一个裁剪学校,肯定会火,也能赚钱。时下开办学校的那些人,不是不会讲课,就是没有实践经验。我摇头:“我可不是那块料!我只是个一知半解的爱好者!”不过,我还真办过裁剪班,那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可惜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收效甚微,不了了之。

现如今,衣裤的款式五花八门,仅裤子就流行过大、中、小喇叭裤和直筒裤、老板裤、铅笔裤,还有叫不上名称的什么裤,正规的西裤早就是老皇历了。那些电视机、洗衣机等物件早都不需要罩子了,缝纫机已经不进年轻人的家门了,也再没有人家自己用木料做沙发,买来的沙发会有两套罩子备用。想要什么罩子之类,在淘宝网上都能搞定。真正是时过境迁,一切都不能同日而语了。年轻人要是读到我这篇文字,也许以为是天方夜谭呢!

难得同事和朋友们还记得我给做过罩子,有的同事竟然还穿我二十多年前给他做的裤子,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裁剪缝纫的往事,很是自得其乐了一把。码成文字,也算是对以往那段经历的“敝帚自珍”吧,哈哈哈!

 

 

 






杏子花开 (2017-01-05 14:49:27)

好感动!梅子心地善良,多才多艺。一个冬天和腊月就能做几十条裤子……可是挺忙的。手会不会冷?当时有炉子生火暖屋子么?

杭州阿立 (2017-01-05 17:03:59)

梅姐巧手儿,又热心肠!

梅子 (2017-01-05 23:41:22)

北方冬季一直取暖,开始是生炉子,后来是暖气。谢谢善良的杏子。

梅子 (2017-01-05 23:42:04)

谢谢阿立果酱!

林玫phoenix (2017-01-06 02:33:23)

梅子姐心灵手巧,聪明贤惠,是我们的楷模。我小时候家里也有一个梅子姐这样的朋友,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她帮忙做的。

司马冰 (2017-01-06 04:52:36)

咱俩是同类项,我就数不清给亲朋好友,乡亲邻里做过多少免费的裁缝活,一个冬天做几十件衣物一点儿不夸张。

梅子 (2017-01-06 05:14:47)

谢谢林妹妹果酱!人都是互相帮助的!

梅子 (2017-01-06 05:15:47)

要不咱们俩怎么就一见如故呢!哈哈哈!

梅子 (2017-01-06 05:41:01)

转发我同事在朋友圈看到后的留言:

李老师,我妈,一个80岁的老人,至今记得您当年给我女儿,她的外孙女裁剪的娃娃衫合体又舒适。工匠精神世代传承!

我的回复:

哈哈,那天晚上大家说起来了,唤起我的记忆。你给我们织毛衣,就像买的一样;还有罗琼,看到我的毛活不行,就拆了,重新织过。

梅子 (2017-01-09 22:14:14)

另一个同事的微信留言:

希望你把你剪裁缝制过的物品收集起来,办个小型愽物馆,我们把“梅子裤”捐给你。他今天又穿上了。


 

李荷 (2017-01-18 06:56:11)

“嘴一份,手一份”,这是来自你母亲的遗传。

梅子 (2017-01-19 00:35:51)

其实差得很远。我母亲脾气急,做活快,我是慢悠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