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北美)华文文学及现状浅谈...在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会议上的发言

文学不是来自真空,文学是人学,是有关人类的种种,来自人的生活,是以文字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 

海外华文文学,这六字定义了它的语言是华文,地域是海外,但,就我看来,其地域又不仅仅限于中国之外的天空,她应该覆盖整个地球包括中国这块土地!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先从文化的传承来讲。 

什么是文化的传承Culture Heritage 

首先得弄懂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特定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信念、价值观、风俗习惯、衣饰风格等。不久前联合国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应被视为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一套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除了艺术和文学,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同生活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 

不论是中国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还是西方圣经里的“爱人如己”戒命,都从一个侧面反应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不过,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随着时间会不断改变,所谓的去伪存真,在糟粕和精华间的取舍,导致了文化不断地演变。 

文化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文化并不是与身俱来的,文化是从家庭,学校,宗教,社会、电视和媒体和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其环境下的综合产物。所以,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会有不同的认知和身份认同。 

举个文学的例子:有人说严歌苓的很多作品写的都是大陆发生的事情,不应该算作海外华文文学,我颇不认同。因为,严歌苓如果一直生活在中国,她的作品肯定会与现在她的作品完全两样,因为文学作品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承和生命体验有着很大的关联。严歌苓几十年的海外生活造就了严歌苓现今笔下的世界,即便她写的仍是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事情,但是她的视野和视角必定会与那个一直生活在国内的严歌苓不一样。请注意我并没有用好坏来区分,只是不一样而已。 

举例:移民第一代我们称为海一代在中国时,他们的的习俗(大声说话/抢账单等),到了海外,这样的行为被海二代(土生土长的华裔一代)所不解和取笑。

 海外华裔中对西方文化可能两极端例子,一种是拒绝,也有一种是接受,同一种文化下不同的行为,也与个体的性格和经历有关。 

说到个体的性格,我们需要谈谈不同文化造成的个体身份。

 一个人的身份是由他们自己的性格结合他们的家庭和社会根源组成的。身份,像文化,是不断变化的。 

例如,一个女人可以是老师,母亲,妻子和司机对她的孩子。移民的身份转化和身份认同。

这样的身份转化和认同必将对一个作家来说,很大程度的影响他笔下的世界,前面说的严歌苓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文化是需要传承的,文化遗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遗产。遗产是指前一辈比如父母传给孩子的财富,这种财富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文化遗产可以是有型的,比如音乐、绘画、雕塑等,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技能、传统习俗等。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当中,有着自己的选择保留和丢弃的过程,原因也很复杂,有时由于大环境的关系,或者政治的因素,被丢弃了,比如当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会使得不少文化珍宝就此消失。

 因此,保护文化遗产,使得有益于后辈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作者可以放进我们的文学创作中的考量因素 

 华人生活在与中国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不仅要传承中华文化,还要主动和被动地进行多种文化的融合。在这冲突和融合中便产生的移民文化和移民文学。 

移民文学又可分为:用母语中文写作写中国本土的人和事,这里包含着一种深刻的反省和回首,正如一个人把自己从一种状态中脱离出来,但是再回头看那种状态来描绘和深层体验。这样的思考是带着几种文化的浸淫和影响,用一种更佳宽广和宽容的角度来看和写。比如严歌苓的很多作品都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种是用中文写中国以外的地区所发生的事情和人物,早期的留学生文学和今天很多移民文学,代表性的比如《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人在纽约》都属于这类的前期作品

 这个就更牵涉到我下面要谈的话题:生命的体验Life Experience 

生命的体验=生活 

文学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生活是文学的主题。生活提供了文学的土壤和强加艺术形式的原材料。文学,是作家生活经验的传播。但文学和生活之间的这种联系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这个问题已经被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讨论过,他们的结论有时却是相互矛盾的。 

让我们从柏拉图说起,这个伟大的希腊哲学家,是第一个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他认为诗歌/文学只是对生活的模仿,因此他谴责诗人。他认为诗人模仿现实,而不必理解它,正如画家画一条狗,只不过是对现实中的那条黑狗的一种模仿。所以他认为诗歌或文学作为一个整体都是模仿现实。 

其实,柏拉图看到来文学自生活这点,所以他的模仿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的。在柏拉图的推理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那就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和道德主义者,他不能清楚地看到文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而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修正了他老师的错误。 

亚理斯多德同意柏拉图有关诗歌是对现实的模仿,但这种模仿是文学生活的客观表,换句话说,是对生活富有想象力的重建。诗人首先从他的想象力得到灵感,然后用文字表达这种想象力。诗歌或文学作为整体的艺术形式,给某种想象的冲动以实际存在的物质形象,想象力成为一种能够激发诗歌的冲动。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回应:艺术或文学不是对现实的奴隶仿制,而是从真理中剔除出来的。诗人关注真理,而不是纪事,诗人的事业不是写出已经发生的事件,而是可能发生的事情,根据概率或必然性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诗歌是一个更哲学,比历史更重的事情。诗人根据诗意的团结和诗意的原则选择生活可写的东西。 

菲利普·西德尼爵士,也驳斥了柏拉图的论点。他说,诗人不是模仿,而是创造;诗人的材料从现实世界中来,诗人通过他的想象力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对于西德尼来说,诗人的理想世界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一个比现实世界更好的世界,它以这样一种方式呈现,以致读者被刺激,然后会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尝试模仿诗人描绘的理想世界 

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理论。 

海外华文文学的作者们的生活通常包括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时间长短体验厚度又因人而异:在中国本土的生活部分和在中国之外的地区生活的部分。 

约翰逊博士说过:说诗人/文人人应该了解人类的风俗和习,不仅仅是为了让读者读到更生动的文字,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不仅写表面的差异,而能够渗透到内里看到共同的人性。

 说到底,写出人性,写出人类共同的特性,不论是经历体验过了多少种文化,才是最终的文学之 

记得在今年七月的上海华东师大召开的英文国际短篇小说会议上,我们讨论到全球视角在文学家眼里是什么概念。那天晚上华裔作家李翊云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她说地球似乎越来越小,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国巨变,世界巨变,可人性自古到今基本上没有变!从前别人吃的那块肉比你碗里的大一点,你会嫉妒,现在别人的股票赚钱比你多,你也会嫉妒。嫉妒的东西不一样,可嫉妒这种情感(绪)却是一如既往。所以,写出人性,无论你身处哪块土地,都是文学的宗旨。

最后说到海外华文文学,我想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说艺术品,从来就没有以地区来划分。 

在几年前,我听到海外的一些华文作家们说我们在海外写作和所写的东西都是被边缘化的,不会被重视的,我就不以为然。当时,只是觉得海外的地域性也很特别,只要写出我们的特性,一样能出彩,而文学是人学,人性也是相通的。 

后来,海外的严歌苓等一批作家越来越广为人知,大家又开始一窝蜂地说:国内的作家功利心太强,现在的中国社会有太浮躁,将来好的文学作品还的指望海外的华文作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同样颇不以为然。 

好的艺术品不该以地域来划分说个很有名的例子。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品,一直以来,它引发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间的争论,意大利人说达芬奇是意大利人,所以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的文化绘画遗产,但法国人不干了,他们说是他们的国王法郎西斯把达芬奇的这幅画收藏在皇宫里,今天罗浮宫里才有了这幅珍品,所以这是法国国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幅画已被定义为世界上最著名最受关注被推崇艺术作品,从艺术作品来说,它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同样,好的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包括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充满了高密-他的家乡的民间文化特色,你不能单纯定义那就是高密文化,其实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人类。

 再回到海外华文文学上,从当年的留学生文学到今天的移民文学,都是用中文书写的一种融合了中华文化和中国之外的地的多种文化的一种个体的生命体验,这里面包含了站在海外写中国和站在海外写海外的人生经历,因着其特殊的地域土壤的特征,必将开出特别的文学花朵,所以,它不存在所谓边缘和主流的类别,它属于文学的一部分,不仅仅属于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也终将成为世界文学或者说整个人类文学的一部分。

 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真实的生活All great pieces of literature are true to life. 

生活中的种种有时是模糊的不清的,或者是一种半成品的东西,经有文学艺术家的选择打磨,才会呈现出一种耀眼的光芒。但是你若想呈现十分,自己得有二十分的内涵才行,所以文学要求文学艺术家们能站在比一般人更高的高度,以更宽广的角度看这个世界和众生,而不仅仅是靠眼睛去看,还得用心去体验,用生命去体验。 

其实,很多海外文作家并没能做到这点。 

我想从下面几点说一说我的观察。 

谈谈海外华文文学真实的现状 

就我的观察来看,海外华文的作家各有不同,但是按照几个特点分类,也不是不可以。 

首先,以作者学科分类可分成:以前是学理工科的,后来有了一定的生体验,加上以前的文学爱好,半途出家,这类作家不少,尤其在北美。他们通常学历都不低,英文程度也不错,在中国受的高等教育,到美国受了研究生更高等的教育。大多从中壮年开始用中文写作,这类人的作品以纪实类散文随笔游记多,创意写作(比如小说)少一些。

  但是在海外中文网站上这类人是主要的写手,他们大多没有功利心,写作是一种爱好或者一种发泄和交流,很少投稿,因此也不大会被国内的文学评论家注意到(国内的文学评论家喜欢从《人民文学》《收获》《当代》等文学刊物找海外华文文学的作品,但不幸的是,海外华文作家们大多数并不会向这类刊物投稿)。但我要重申:他们是大多数海外华文文学的建造者。

 他们中有坚持写下来的,偶尔投稿尝到甜头的,出书了,被少数人注意到了,也是有的。但大多数不为人知。 

其次,就是本身就学文科的那类才子才女了。这类人在国内就是学文的,到了国外有些为了生计会转行,有些人彻底转行,但也就是在华人圈子里做事。这些人本身就思想丰富,加上出国一般比理工科生生活艰难,感悟和体验更多,加上笔头好,有些在国内已经发表过作品,知道发表渠道,文思泉涌之后出书出版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们是最早被国内文学评论家注意的一群,也是因为这本身就是他们的专业,对于在文学上的建树功名,比较看重。(Sorry,我这话如果让你听了不舒服,再说一遍,这只是我的观察)包括严歌苓、张翎是属于这一类。 

这类作家如今成了海外文学的代表了,其实,说他们是佼佼者可能更合适,只是用那么几个出名的作家来代表一大批在海外用中文写作不求名利的众多的作者,我本人觉得不甚公平,最多也只能算是海外文学的一个侧面而已。 

再从传统文学和网路文学上分类:相对来说,老一辈的作家几乎都属于传统文学,他们通常向报刊杂志投稿、写专栏,或者出书等等,而新一辈的年轻人包括中年人,大多都有自己的博客或者网站开有专辑,他们向纸媒投稿的较少,其实今天在海外,看报纸的人大多是待在家里老华侨,大部分在职者,都离不开电脑,也就是说离不开网路。

 但奈何,似乎一个人的文学成就,今天依然是从纸媒的作品上来论赏,所以,海外很多作家开始自费出书,这也是受今天文化市场的现状牵制。还有不少作家看到严歌苓影视效应,也就是说一旦作家的作品成为影视作品,水涨船高,鸡犬升天,诱惑不可谓不大,所以人人都想把自己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然幸运者极少。

 总而言之,海外华文文学作者以及作品的水平参差不齐,且依然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下,所以大家也是抱团取暖吧,一个一个小团体由此诞生,加上近年来微信的威力,更多的微信文学群不断的产生不断消失,一波又一波,以前是网路冲击纸媒,现在是微信冲击网路,大浪淘沙的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还可以从内容上来划分,比如,早期的留学生文学,其主导的是一股乡愁,生活在异国土地上的中华儿女对祖国和亲人朋友的思念;然后演变到移民文学,又揭示了两种文化和多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现在的海外华文文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仅仅是乡愁,不仅仅是文化冲突,你会看到文化的融合,以及作家们生命体验后的一种新的反思,这包括做新土地的主人,与第二代土生土长的华裔间的共同成长,在新土地上工作生活和思考的种种,这里面有太多的融合、接纳和新生,对故土美好的祝愿和对本身自己新的身份认同观念的转变,融入将会是另一种主题的表达。

总而言之,不论形式如何演变,文学作为一种反映人类生活的万花筒,一种用文字表达的艺术形式,不论用哪种文字,写出怎样的内容,最终只要能深刻生动地写出人性,就终将在人类的文学史上留下重彩,发出光芒。

 

 






如玉 (2016-12-02 21:56:43)

感谢分享。

百草园 (2016-12-02 23:42:15)

有深度!

若敏 (2016-12-03 04:07:10)

分析有深度有道理!

纽约站 (2016-12-03 23:18:43)

深有同感!谢谢分享。

海云 (2016-12-07 14:56:38)

谢谢楼上几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