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 外祖父梁善川 (远昭) 与母亲梁今永在五十年代把曾外祖父梁泽威家传的古物捐赠给青岛博物馆。
母亲梁今永的娘家是老青岛的一个大家族。从这个大家族的兴盛与败落,可以追踪到老青岛及中国近代史中的许多印迹。在我生活在中国的前半生,我被告知,母亲的娘家在“万恶的旧社会”是属于不光彩的剥削阶级。这个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复杂,不是儿时我心中慕羡的那种革命家庭。
像我这一辈生长在五十、六十年代的国人,对“革命”这个名词,大都持有一个狹隘的理解。我们的脑子从小就被灌输,革命是一个暴力运动。我们被要求背诵毛泽东的一段著名语录:“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不是作文章, 不是绘画绣花, 不能那样雅致, 那样从容不迫, 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的行动。”
我从未料到,其实革命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由美国出版的一本百科全书里,是这样解释革命定义的: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form or nature of a government or societal way of life. A revolution can be a violent one that completely changes a form of government, such as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7). It can also be nonviolent yet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lives of people, such a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r other great changes brought on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释成中文:“革命的定义,是在政府或社会生活方式本质上的根本改变。一场革命可以是通过暴力去彻底改变一个政府,如1917年的俄国革命。它也可以通过非暴力的行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工业革命或者其他技术创新带来的重大变革。” (注释1)
按照这个定义去重新审视母亲梁今永的娘家人,我发现原来老青岛的这个梁氏家族,並不是我小时候所认为的那个被唾弃的“剥削阶级”。他们之中有些人,年轻气盛时卷入了推翻满清王朝与国民政府,建立共和国的革命洪流。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人,在商业、教育、人文、宗教、科等领域里、以非暴力的行式,把他们的热血与生命,撒落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对生活在上个世纪的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是一代被人们忽视的“革命者”。
与母亲同辈的梁家族人都早已逝去,对于母亲那一代人的往事,我知道的仅仅是些支离破碎的人与事。这一系列文章,是把我对梁家人的一知半解写下来,希望可以抛砖引玉,激起散布在世界各地梁家后人的兴趣,搅动起沉淀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启发他们挥墨落纸,把梁家人的故事搜集、编写出来,以此向梁家的上代人表示敬意。
梁氏十八世,名定仪,号介亭。广东唐家人,即现在的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人。母亲梁今永生前从没有见过她的这位祖父梁泽威,因为他在母亲出生十四年前就离世了。十九世纪中叶,山东是粤商在北方沿海地区经商的重要地区。这些广东商帮以济南、烟台、青岛为中心,开展南北物资贸易与现代工业生产,建立商号与会馆组织,对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梁氏老家唐家村里有几个乡人北上去了烟台,村里流传着他们在烟台发迹致富的传言。正在田里务农的梁泽威听后动了心,他也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下碰碰运气,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他的家境贫穷,凑不出长途跋涉所需的盘缠。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年轻的农民梁泽威策划了一个极其冒险的"长征”。他以母亲陪嫁的两个小银元宝为本钱,在北上山东的漫漫路途中,做起了货郎。头脑精明的他,每走到一个村镇,就肩挑货担,“嘿得隆咚”地沿街摇鼓叫卖。他在当地买些土产品,再把它们卖给下一个旅程点的村民。他的这一招很灵,因为十九世纪中叶大部分的中国农村交通不便利,缺乏区域性的商品交通。
现在无从考察,这个具有超人意志的广东唐家人梁泽威,爬了多少山,过了多少河,走的是哪条线路、花了多少时间,才完成了他的北上“长征”。后人只晓得,梁泽威是在大约1865年到达烟台,他被仅仅开埠四、五年的烟台繁荣景象所震撼。当时的烟台,是十九世纪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英、美、德、日等十七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许多外国商船把洋货洋品带上岸来。(注释2)
有商业头脑的梁泽威看到了上天赐予他的商机。他在二马路临近海港码头的地方找到一个小店铺,利用他在“长征”途中当货郎所得的少许银俩,开了一个小百货店。梁泽威不会讲外语,但他毫无畏惧,凭借手式与笑容,与前来他的店铺的各国洋人打交道,与他们以物换物(当时的货币交流还没有普及),从事起进出口百货生意来。
梁泽威很快就以他的好客与诚信赢得了顾客们的好感和信任。他的小店吸引了许多从外国商船上岸的水手、商人与游客。他从这些洋人手里买进糖、烟、酒、食品罐头、奶制品、化妆品、绒线等日用品,把这些洋货品在中国内销,並远销朝鲜。他也把中国出产的土产,诸如花生、大豆、丝绸等外销到欧美。他在朝鲜汉成、仁川、元山设有商号,名曰“怡泰”。国内除了烟台,他在沈阳也设有分行。
在与外商做百货进出口生意时,梁泽威发现许多外来的船舶停留在烟台港口久日之后,船上餐厅里的面包开始缺乏。为了让外商与船员们吃上他们喜欢的新鲜面包,他从天津以高薪聘请了两位面包师傅,专门为停舶在烟台港口的外商船供应新鲜出炉的面包。
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兴隆,顶峰时期,他购置了二条小火轮(小型轮船),往返于天津与烟台航线,满足内外的供需。
这个来自广东唐家镇的农人,凭着他的顽强意志、精明的商业头脑,成为清末时期在山东与朝鲜之间的一个著名粵商。他涉及的生意,除了进出口百货与食品加工,还有钱荘。老烟台人因此称他为“梁百万”。
梁泽威育有二子三女。他的这五个孩子都是子孙满堂,仅两个儿子戴昭与远昭,就养育了近三十多个子女,梁家自此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我的母亲梁今永,是梁泽威的次子远昭的女儿。
梁泽威生前喜爱收藏古董文物。他的次子,梁远昭,号善川,也承传了父亲的这个嗜好,一生收藏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古物。现在青岛博物馆珍藏的几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就是我的外祖父梁善川与母亲梁今永在五十年代把家传的古物捐赠出来的。从本文附加的照片上看,这个刀币上似乎刻有五、六个字,据说六字齐国刀币是稀世珍品,市价值上百万人民币。
我的这位外曾祖父梁泽威只活到五十七岁即早逝了。但他骨子里的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勇于创新的“革命基因”,遗传到梁家的众多后人。
注释1:“Revolution,” The American Spectrum Encyclopedia, 1991 Ed.
注释2:烟台在1861年开埠后,迅速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这比德国人1897年占领、开发胶奥海湾的青岛村,提前了三十六年。
敏敏 (2015-10-15 06:58:19) |
终于又看到您的文章了,写的真好! |
常约瑟 (2015-10-15 18:50:00) |
谢谢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