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之路--(五)在家上学


高中在家上学的形式有几种:

一, 完全在家自学,然后可以考单科的SAT或者AP课,用来申请大学,还需要考一个州内的高中认证考试,各州要求不同,有些州只考英文和数学,有些州还要加文史科学等等。看过报道,有小孩12岁就通过了高中考试,再到社区学院修两年课,14、5岁转到大学,16、7岁就大学毕业了。

二,自修网络高中课程,时间灵活,也有完整的课程规划,和老师同学视频讨论。有些运动员,演员等等会选择这种方式以保证训练、比赛、排练、演出时间。

三,半自学,每周有同样情况的学生,小组学习一、二次,有老师辅导,然后有期中、期末考试。

四,独立学习,是一对一的老师教学,有专门的私立高中,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度自己掌握,可快可慢,一个学期也可以修正常学校一年的课程。

小彦采用了第4种方式。这样他有了极大的灵活性,不用每天去赶6、7门的课,他同时还可以发展其他兴趣。

事情也不是就那么顺利,刚开始的时候,小彦也不愿意去,早上怎么也不起,好在学校老师都很灵活,尽量配合学生,阅读方面都有很多选择,依学生的兴趣引导,慢慢地就步入正轨了。

因为是一对一教学,家长也解放了,不用盯他功课了,就把时间多用在思想工作,课外活动上。原来的乐队、辩论队、网球队、台拳道都停了。小彦自己去了武术功夫教室,学习功夫,还有就是和几个韩国同学去他们的教会。

青少年交友问题其实很重要,加上亚裔的身份认同,让生性敏感的小彦很困惑。同学中有几个韩国孩子来自同一间教会,中午休息时会在一起祷告,小彦喜欢这种气氛,就加入他们,并每周日去他们的教会做礼拜,也去寒暑假的团契活动,小彦小学上的是基督教的教会学校,这样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进去,也帮助他的情况慢慢好转。

原来学校的活动只有一项保留了下来,就是每周2、3小时去一个特殊儿童的课后辅导班和这些孩子做游戏,打球、踢球等等的社区义工。小彦很喜欢去,和小孩子们玩让他感到快乐。

因为自己支配的时间更充裕,小彦开始开发自己的兴趣,很喜欢漫画,想学画画,去了一间画室跟老师学素描,从来没学过画画的小彦也像模像样地画了两张,老师说他坚持画下去能画得很好。

彦妈从阿美家里门框上的很多CD光盘中受到启发,于是从图书馆借、也同时买一些CD语音读物,文史哲类、励志类的,给小彦放,尤其是他早上不起床时,从催眠的角度来说,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还定期看一些电影,也是受一本书《电影俱乐部》(The Film Club)的启发。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影评人David Gilmour写如何通过看电影帮助他辍学的儿子浪子回头的故事。

比小彦小三岁的弟弟是新科技的引领者,鼓动彦爸买了一台大屏幕的iMac电脑,苹果电脑的一个强项是有很强的音乐功能,新电脑让小彦如获至宝,弟弟反而摸不上边了,好在弟弟高姿态,没有跟哥哥抢。小彦开始用上面的音乐软件做电子音乐,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创造力就迸发出来,做音乐做得废寝忘食。在那段时间做了6、7支曲子,在一个音乐网站受到好评,还有不少粉丝下载他的音乐。

有一个奇幻的梦境,是一个银发银装银光闪闪的美少女带他同游地下世界,宛如科幻电影,乐不思蜀。那女孩的名字叫Skye

后来一次朋友聚会,刚好遇见一个叫“天”的华裔女孩,是另外一个学校的,小彦马上觉得她就是Skye,很惊喜,随即做了这个曲子。听起来真有清澈空灵的感觉。

就这样在家混了大半年,小彦自己决定要重返学校了。(待续)


附:原创作品,转载请署名《海外文轩》晓风并告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