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名人轶事》:林徽音与凌淑华为何结怨

 

 

 

 

            
     民国才女到了21世纪之初突然走红,那个年代才子与才女的浪漫往事为今人所津津乐道。林徽因与凌叔华都是当年北京城里知名度很高的才女,同列二三十年代文坛“四大美人”,同为大诗人徐志摩所爱慕追求的对象。新月社是徐志摩牵头组织的一个文艺沙龙,后来发展成一个著名的文学社团,林徽因和凌叔华都是新月社的成员,都在《晨报副刊》发表文章,经常参加社团聚会,普通朋友的关系还是有的。不仅如此,两大才女还有更深的渊源,凌叔华曾经租住过林家宅子,她比林徽因年长4岁,林父还曾想请她担任林徽因的家庭教师呢。但后来两位才女却形同陌路,互不往来,这里面就大有故事了。
 

两才女结怨当然还是与浪漫才子徐志摩直接相关。1920年,在英国伦敦,志摩遇到清纯美丽的少女林徽因,不禁为其才貌所倾倒。但此时志摩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怎么办?志摩赌了一把狠的,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以单身身份来追求林徽因。16岁的林徽因年纪不大,却很有主见,她在与志摩的亲密交往过程中已经看出了志摩的不理性,这种男人做朋友可以,做丈夫就不太靠谱了。咱惹不起,咱躲得起,林徽因悄悄地回国了,志摩赌输了,落了个妻离子散的凄凉,同时也为他后来的悲剧人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1928年,林徽因嫁给了理工男,未来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但梁思成的父亲恰好是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先生,因此,志摩与梁思成夫妇关系都不错,是他们家的座上宾。从林徽因写给志摩的书信和志摩去世后为他写的怀念文章来看,林徽因是爱志摩的,只是不愿嫁给他,算是志摩最红的红颜知己。

 

1922年秋,徐志摩回国后,一边在大学教书,一边为新月社的工作奔忙,同时也忙里偷闲地恋爱,同时与凌叔华和陆小曼书信来往。有一天,志摩同时收到了凌叔华和陆小曼的来信,他把两封信都藏在枕头底下。巧的是这天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老先生来看儿子,同时关心一下儿子的婚姻大事。徐父对儿子的离经叛道早已不满,对未来的儿媳,他中意凌叔华,不屑陆小曼。志摩为了讨好父亲,忙从枕头底下抽出凌叔华的信给父亲看,其实那时候志摩并没有拿定主意要娶哪一个。更巧的是,陆小曼的丈夫同时也是志摩好友的王赓也在现场。志摩看到父亲和王赓的脸色不对,就知道自己捅娄子了。果不其然,父亲和王赓看的正是陆小曼的信。这下,徐志摩和陆小曼都被逼到了墙角,不结婚都不行了。倒是王赓显得很大度,同意把老婆让给好友,自己退出。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婚礼,介绍人是胡适,证婚人是梁启超。梁启超对他的爱徒有些怒其不争,他在证婚词中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再婚,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不要再婚了。

 

凌叔华与林徽因和陆小曼都不同,她性格温和,却工于心计。凌叔华在与徐志摩交往的同时,也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还与北大教授陈西滢关系密切。看到徐志摩选择了陆小曼,她也很快就与陈西滢结婚了。但在徐志摩的心中,凌叔华有着很高的地位,是他最信任的红颜知己。因此,1925年徐志摩去欧洲旅游时,就把他的一只装有个人书信、日记和手稿的皮箱托付给凌叔华保存。这只皮箱被志摩称作“八宝箱”,对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耐人寻味的是,志摩回国之后,并没有把他的“八宝箱”取回来,而是继续由凌叔华保管。其实,志摩自有志摩的苦恼,因为箱子里还有两本陆小曼的日记,日记中有很多骂林徽因的话,如果让林徽因看到会气坏。此外,箱子里也有志摩在伦敦时写的与林徽因恋爱的日记,让陆小曼看到会吃醋。林徽因与陆小曼是水火不容的情敌,而凌叔华与林陆二位至少在表面上还是朋友关系,不会因此到志摩那里去抗议。

1931年11月19日,一代大诗人徐志摩因其乘坐的飞机失事而遇难,年仅34岁。诗人突然去世后,他的妻子陆小曼,颜知己林徽因、凌叔华对他最大的“遗产”——“八宝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宝箱事件”。当时陆小曼住在上海,对北京发生的事情不太了解,虽然她是这只箱子的合法继承人,但事实上她却在状况之外。凌叔华握有箱子,不想交出来,理由是为了给徐志摩写传记。林徽因想拿到箱子,是因为有志摩的“康桥日记”,记录了他们初恋的情景,而且志摩曾答应过要把这些日记给她看。

 

林徽因登门去找凌叔华讨要“八宝箱”,遭婉拒,就写信给胡适,请求胡适代为要回。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编辑出版《志摩全集》的名义派人去凌叔华家索要“八宝箱”,凌叔华无奈交出。胡适看过“八宝箱”之后,就转交给了林徽因。胡适一直欣赏林徽因,而不喜欢陆小曼,还曾劝志摩与陆小曼离婚,当年做徐志摩陆小曼的结婚介绍人是应徐父之邀,而非他本人赞成这段姻缘,他对林徽因偏心是有缘由的。林徽因打开箱子,发现独缺“康桥日记”,认为被凌叔华私吞了,非常生气,再次求助胡适讨要,最后凌叔华送来了日记,但并不完整。凌叔华知道胡适把“八宝箱”交给林徽因后,也对胡适大为不满,她认为应该交给陆小曼才对,而陆小曼直到5年之后才知道此事,已经无能为力了。林徽因与凌叔华两人性格差异较大,林徽因在给胡适的信中提到凌叔华时,多次说她“怪怪的”。经历“八宝箱事件”,两人就真的“井水不犯河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