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吴敏:“老高三”群体的悲剧人生(三)

 

 

“老高三”群体在世界教育史上独一无二的悲怆命运

 

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过于巨大和强烈的精神刺激、心理压力,使得相当一些“老高三”愈来愈承受不住了。我们班的团支部组织委员宋克功,是一个比较内秀的文弱书生,学习很用功,成绩很优秀,而在政治理论上比较早熟。记得大约在读高二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啃大部头的马列著作,被同学们戏称为“宋克思”。若不是“文化大革命”,他必定能考上名牌大学。1968年以后,他到一个工厂当工人,被分配的工种是开天车。因其胆子比较小,对高空作业很恐惧,他多次向领导要求改换工种,但的顶头上司以“不安心工作”为由硬是不同意。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下了很大功夫自学中医,并在晋城县的统考中名列前,具备了行医资格。他以此为据要求到厂医务室去工作,领导上还是不批准,仍然让他开天车,这使他觉得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熬不出头了。再加之其他一些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所以,他于1976年一气之下回到乡下老家,关起门来上吊自尽了。我们班还有一个同学文静而寡语,学习成绩也很好,1969被分配到煤矿当工人,在井下当了一年多挖煤工后被抽调到了本矿的科室工作,命运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其妻子没有上过什么学,双方缺少共同语言,家庭关系很紧张。这位同学到煤矿工作本来就憋着一肚子的气,回到家里又难免要受老婆的窝囊气。在气上加气、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他终于在1980年代跳楼自尽了。这两位同学寻短见的直接原因都与其特定的工作和家庭环境以及性格弱点有关系,具有某种偶然性,但这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他们如此结局的真正根源还是1966年那场灾难。可以想见,在他们两最后下决心走上绝路、命归黄泉之前,一定作过长期、反复痛苦的思想斗争,一定会多次诅咒1966年那个令其命运发生根本转折的可恶的年份。如果没有爆发“文化大革命”,他们两个在1966年正常地上了大学,必然能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和家庭环境,决不会年纪轻轻就走上不归路。

我们班30多个同学,1968年离校后各奔东西、自谋生路,迄今为止我知道下落并或多或少有些联系者只有20多个人,这些同学几十年来的人生之旅大都很坎坷、很悲凉(不知道下落的那7、8个同学,现实处境可能更加不如意。因为,按一般常规,处境较好者都会主动与同学们联系的。在这20多个同学中,除上述已自杀者2人之外, 20岁出头因公致残、双目失明、终身吃劳保者1人,40多岁、刚50病逝者3人,占了约分之一。这个比例,在全国的“老高三”中决非偶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典型和普遍意义,可以说是“老高三”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显然,将“老高三”群体同1960年代以来毕业的任何一届中学、中专更遑论大学本专科毕业生相比,同近现代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包括战乱时期在内的任何一届中学毕业生相比,其命运的持久悲怆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自1966年以来,在漫长的半个世纪里,幸运之神一次也没有顾及过“老高三”群体,而尴尬磨难遭罪之事则一次也没有把他们遗忘和落下。

 

“老高三”群体:研究新中国磨难史的“活化石”

 

“老高三”这批人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前两三年,在1950年代伊始就朦朦胧胧地有些记忆了,是牵着共和国衣襟长大的一代人。新中国成立初期灿烂的朝霞,给他们的幼年、童年带来过短暂的欢乐和幸福,但“反右派”、“大跃进”、“大炼钢铁”的风烟和“三年困难时期”的饥饿,使他们少年时就尝了生活的不测和艰辛;“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混乱、动荡和阴谋、诡谲,在他们青年时期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创伤和烙印;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社会转型的巨变及其愈益显露的负面代价,让他们的中年既觉得重逢机遇、愉悦欣喜,又感到不堪重负、心力憔悴和无可奈何。现在,“老高三”群体已是将近“古稀”之年已经步入“夕阳红”的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而言,他们显然早就被“边缘化”了,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和贡献了。但是,在他们的身上,真实、清晰地保留和展示着新中国成立65年来寒暑冷暖、阴晴雨雪的“年轮线”。本文描述、储藏和展示这些“年轮线”,不是为了炫耀,不是在发牢骚,不是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地念叨自己的苦难,而是想真实地倾诉和记述这段历史,想为对其感兴趣者特别是正对社会实践进程承担并发挥重要责任者提供一份进行研究和参照的“活化石”。细细观察和琢磨这块“活化石”,透视绵亘半个世纪之久的“老高三” 群体的悲剧人生,能对正确反思新中国成立65年来曲折、艰辛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和解决现实中国社会因处于转型关键时期而产生的诸种矛盾、困难及问题,得出一些有益的感悟、启迪和警示。

导致“老高三”群体半个世纪以来悲剧人生的祸根是什么呢?就是“文化大革命”。呜呼,时运不济的“老高三”!呜呼,祸国殃民的“文化大革命”!

 

(附注:本文原稿曾于2006年在《炎黄春秋》、《明报月刊》和“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刊发过,此为最新修改稿。)

 






雨林 (2014-03-19 02:17:08)

谢谢梅子姐转发好文章。请向你的老同学转告我深深的敬意。

司马冰 (2014-03-19 04:34:11)

老高三,每个人都有一本血泪账。虽经过了挣扎和奋斗,你我还属于幸运的,有很多老无所依,病无所治,贫困潦倒,皆因那场运动。

Amoy (2014-03-19 07:02:42)

一看到“反右派”、“大跃进”、“大炼钢铁”等这些字眼,我就对那段历史避之不及。在庆幸自己出生较晚的同时,也为那些年代里逝去的文化精英或是被历史改变命运的普通人充满同情与惋惜。真是值得一读和让人深思的文章,谢谢梅子姐的分享!

梅子 (2014-03-19 10:20:47)

吴敏文中写到:

在老高三的身上,真实、清晰地保留和展示着新中国成立65年来寒暑冷暖、阴晴雨雪的“年轮线”。本文描述、储藏和展示这些“年轮线”,不是为了炫耀,不是在发牢骚,不是像祥林嫂一样喋喋不休地念叨自己的苦难,而是想真实地倾诉和记述这段历史,想为对其感兴趣者特别是正对社会实践进程承担并发挥重要责任者提供一份进行研究和参照的“活化石”。细细观察和琢磨这块“活化石”,透视绵亘半个世纪之久的“老高三” 群体的悲剧人生,能对正确反思新中国成立65年来曲折、艰辛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和解决现实中国社会因处于转型关键时期而产生的诸种矛盾、困难及问题,得出一些有益的感悟、启迪和警示。

这也是我转贴这篇文字的初衷。

谢谢吴敏!

若慧 (2014-03-19 12:57:20)

好文,深刻,震憾人心!对老三届深表同情,对文革痛恨至极。真想问问谁来负这个责,用什么能偿怀老三届的青春和命运?谢梅姐分享。

夕林 (2014-03-19 15:16:52)

这篇文章,写的太好了!

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荒诞、残酷和人性的丧失。 人是世上最残酷的动物。只有人,才会大批屠杀自己的同类,其它的动物只是吓唬吓唬而已。人性恶的一面,在残酷无情的时代,容易展示得淋漓尽致。

真实的东西最有价值!它能提供那个时代忠实的记录,是最好的史料。而你们亲身经历了,写出来才最可信!

好文,十分喜欢!

费明 (2014-03-19 18:04:19)

这些日子一直在瞎忙, 今天才看到这三篇连载。尤其是第三篇,那么多人死于非命,真无话可说...... 

周小哭 (2014-03-19 21:03:44)

梅子,我就是因为出国后看了很多这类的书和文章后,开始觉得自己写的文章除了给亲朋们看看,实在是没有什么作用似的。曾经有一个人跟读过我的博客,有一天突然间留言,大意是说:你的博士是你很努力得来的,这点是不错,可是我没有博士头衔不是我不努力,是我不曾有过可以努力的机会。如果我有你的机会,想读书就可以读书,我也会成为博士。当时我觉得一头雾水,现在想想,可能那个读者表达的其实不是对我的愤怒,而是对时代的不满。

前几天我还在关注一个说法,说是80后是50后的后代,看看50后就不难理解80后。现在我更为理解了。唉,时代的悲剧,伤心......更伤心的是,那还是一段没有被认真对待的历史......

梅子 (2014-03-19 23:33:18)

谢谢雨林喜欢。

我已经向我的老同学转达了你深深的敬意,他也向你表达谢意与敬意,因为他一直跟读子蕴的《……知青》,从留言评论中知道是你建议子蕴来文轩发文的。

梅子 (2014-03-19 23:35:25)

确实如你所说,你我都算老高三中幸运的。

可气的是那场运动就不让提了!

梅子 (2014-03-19 23:38:04)

谢谢你的理解!

记述事实真相是每个人的历史责任。

梅子 (2014-03-19 23:48:07)

我的老同学是大教授,撰写有专著,若不是文革,他会读名牌大学的,可他现在的学历仍然是高中。写个短文对他是小菜一碟,呵呵。

“谁来负这个责,用什么能偿还老三届的青春和命运?”你问得好,就是没有答案。

我们的责任是真实地记述历史,但愿以史为鉴,莫让那种悲催的历史重演!

梅子 (2014-03-20 00:02:10)

夕林说的对极了:“人性恶的一面,在残酷无情的时代,容易展示得淋漓尽致。”

把真实的东西记录下来,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也当尽力而为。

谢谢夕林喜欢!

梅子 (2014-03-20 00:07:12)

我曾经纳闷,你当时在新疆就不知道内地这些悲惨的事。

想想,真为你感到庆幸,如果那些年你在内地,会遭遇什么,那可不好说。

祸福相依,斯言信矣!

梅子 (2014-03-20 00:21:33)

“那个读者表达的其实不是对我的愤怒,而是对时代的不满。”你现在的推测肯定是正确的。

在取消高考的11年里,上大学无门,就是中小学教育,一会受白卷先生冲击,一会受“黄帅”冲击,哪里能好好读书?不只是老三届,影响深远,受害人很多。并不是恢复高考了,那些在校学生就能正常参加高考,顺利升学,他们的基础教育根基是“沙”,而不是“石”。

而且,“更伤心的是,那还是一段没有被认真对待的历史......”

谢谢小哭理解!谢谢。

子蕴 (2014-03-20 12:19:55)

这篇文章写的真是太好了,总觉得老高三心里的痛更甚于我们,因为十二年寒窗苦,为的就是上大学深造,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梦想,而就在梦想即将实现时,突然之间一切都毁灭了,我们这一代人被裹挟着各自踏上了艰苦的旅途,没有了个人的意愿,没有了希望……想想心里都流血。我要谢谢梅子,介绍这么好的文章给大家。也对你的老同学转达我的敬意。争得二位同代人的同意,我发完书评,一定要在我博客上全文登载。更要谢谢梅子,引领大家讨论,我很感动。老高三的水平就是不一样,心服口服啊!

熊猫 (2014-03-20 16:33:25)

被毁掉的一代

梅子 (2014-03-21 04:49:22)

子蕴我和我那个老同学都拜读了你的留言,都很感激你的真诚、厚爱及美誉。咱们均为“老三届”,命相似,心相通,很容易互相沟通和理解。我之所以转贴此文,一是给你的书写了那篇读后感之后,觉得还有好多话想说而又无从表达,于是想到了老同学的这篇文章;二是想配合一下你这本书的主旨,期望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文轩网友能更多地了解一些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深重苦难。诚如你所说,“老高三”的大学梦就在即将实现之时,突然被极其冷酷地摧毁了,这个疼痛最直接、最惨烈。但稍晚于我们的你们几届“老三届”的遭遇也同样很悲惨,连完整的中学教育也没有机会享受得到,所导致的损害终生都难以弥补,真是“想想心里都流血。” 。

你是最应该接受敬意的人,如果没有你用血泪抒写的大作,就不会在此时此处谈到这个话题。我那个老同学受我的影响,也是文轩的热心读者,他在文轩网跟读了你的大作,让我在回复留言时向你转达他对你真诚的敬佩和赞誉,敬望笑纳。 

梅子 (2014-03-21 04:51:53)

往事不堪回首!

雨林 (2014-03-22 22:05:40)

梅子姐, 不知吴敏先生是否知道他(她) 的这篇文章也被转载在华夏文摘上。有好多评论。 可惜国内可能看不到。

http://hx.cnd.org/2014/03/20/吴敏:老高三群体的悲剧人生/

梅子 (2014-03-22 22:40:59)

谢谢雨林,我一定转告吴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