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原名:哥们儿姐们儿)4

4

刘老师是我们上中学时遇到的第一位老师。他不仅是我们的班主任,还是我们班和高二一班的语文老师。我特别想好好描写一下这个人的外貌,尽管我并不是以貌取人的人,而且特别讨厌那些连人家眼角的一条皱纹都描写一番的文学作品,说那里蕴含着多少岁月的沧桑,我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读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可是按照那时的路子,一个英雄人物,或者一个好人,总不应该是个其貌不扬的猥琐之人吧?就是任人唯贤的当今时代,招公务员不也得长的让领导满意吗?要不也不能有女公务员双乳对称的要求了吧!而刘老师绝对就是这样一个符合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的人。眼不大,眉却浓,身不高,体犹键,一副白框眼镜使他更像教师,一脸正气是他最好的写照,其他嘛,不多说了,还是留给您想象吧!


刘老师不仅课教得好,还是个认真负责、能言善辩的人,而且他真的相信他说的是正确的,毫无虚伪做作,说到激动之处,眼睛里好象有泪水在闪动。他对我们的功课抓得特紧。比如写作文,一定要写满四百字,就是一张方格纸的字数,标点符号还不算。不过,我觉得刘老师对我挺好,因为我从来就不怕写作文,不知为什么,我有的是话要写,不喜欢我的人说我是话痨,大多数认识我的人都说我将来能当作家,或者,现代说法——写手。其实我才不想当什么作家呢,最主要的是,我觉得他们太不要脸了,竟然什么都敢写。比如,有个作家就说他小的时候觉得他的嫂子好看,总想摸她的手,这样的书我看得脸发烫。我摸摸自己的手,好像没什么感觉。好多年了,我也觉得金晓燕好看,可我就不敢去摸她的手,就是摸了也不敢写出来让大家看。傻二就没那么多话写,每次作文课,他总是唉声叹气地不断挠脑袋,作文课结束,课桌上能有一层头皮屑。看到我的作文成绩,这家伙总要拍拍我的肚子说:“你丫真是个吃柳条拉粪筐的主,怎么那么能编?”


刘老师也经常夸我,说我的思路和别人不一样,常能出人意料写出令人叫绝的文章来。他还让我在班里给大家讲为什么我能想出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来。我当然愿意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家吹嘘一番了,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大大方方地看着金晓燕漂亮的眼睛,看着她崇拜的神态了。自从和傻二同桌后,让我不高兴的是,大部分时间我只能遗憾地看着她的后脑勺了,虽然可以看到两条漂亮的小辫。为了多看金晓燕一眼,我不得不时不时地装成一幅傻瓜的样子,在她的同桌袁洁鄙夷的目光下,跑到她面前问她一些我早就明白不过的问题。


有一次,刘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一件好事》。这个题目从小学就开始写了,已经成了老套子,很难写出新意。我还记得我曾经写过捡钱包、生炉子、帮妈妈做饭、扶老奶奶过马路什么的,反正我们当时能想到的好事都写过了。这一次,我们班四十二个同学里有近二十个写了捡钱包,其中有十二个人是在动物园门口捡的,那时好象星期天能去的地方就是动物园,能做的好事就是捡钱包。还有一个人居然被钱包绊了个大跟斗,这是刘老师在第二次课上告诉大家的。只是,照我的体会,钱包可不那么好捡,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挺穷,丢钱包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我就试着在马路上寻找别人掉下的钱包,当然不是为了做好事,这些我会在后面说到,所以我对此是深有体会的。这一次,我的作文又被刘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讲评了一番,因为我做的好事实在和别人的不一样。其实我做的好事挺普通的,只是一般人做不来,即使做了也不敢写出来——就是把一个欺负我妹妹的男孩子揍了一顿。那时我妹妹上小学三年级,那小子和我妹妹是同班同学。我的作文只是模仿《水浒》里杨志卖刀那一节,把那男孩写成了大虫牛二。我的作文里说,那孩子总是歪戴着帽子,横着膀子走路,胳膊上还刺着一条龙,是不是真的歪戴着帽子?这和人们观察的角度有关,既使他没有歪戴着帽子,我把眼睛斜一斜也就成了;至于他胳膊上是不是真刺着一条龙我也不知道,我这是想象的。可不这么写,怎么能把他和牛二摆在一起呢?除了这个,我还稍稍吹嘘了一下自己伸张正义的能力,因为不是所有的正义之士都有能力伸张正义的。那时作文的要求是要写真人真事的,不能胡编乱造,所以我就捡了这件真事儿来写,当然是有所夸大了,不过刘老师哪有时间去核实那些细节呢?他总不能捋着别人的袖子看人家胳膊上是不是有一条龙吧!打架是我和傻二一起去的,傻二比我高一头,我比那个男孩也高一头,所以傻二没动手,只是给我戳着,“戳着”这话我也搞不清是北京的土话还是小流氓们的行话,照古时候的说法就是压阵,而我把我爸过去教我的几手都使了出来,什么大开门、小开门、凤凰单展翅、苏秦背剑、连珠炮,揍的那小子连连告饶。刘老师说我的作文文笔流畅生动,特别是最后一小段写得格外好:就是那孩子的妈妈来我家告状,我爸把我揍了一顿,当然主要是打屁股了。可我爸是干什么的,成天拍沙袋的手拍在我的屁股上是什么感觉?后来我妈妈埋怨他说他打的太重时,他说他是悠着打没用劲,我可是泪流满面地使劲嚎。


刘老师讲评完我的作文,好像在思考什么,同学们都面面相觑,教室里安静极了。停了一小会儿,他又摇摇头,补充说作文的最后一句写得不好。我是这样写的:虽然我的屁股挺疼,还哭了一鼻子,可是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我做了一件申张正义的好事。为什么不好,刘老师还没有来得及说,我们班长袁洁举手提问说:“华博的作文说他打人,这不是欺负小同学吗,怎么能是好事呢?作文的题目是《一件好事》,这不是跑题了吗?”


我特恨这个爱较真的袁洁,老师都没说什么,你瞎掺和什么呀?你还能比老师高明吗?你还能把我的五分变成四分呀?


刘老师说:“一件好事,没有说是自己做的好事,别人做的好事也是好事。你们看,华博在外面打架,欺负小同学,这的确不是好事,可是他回家后,他爸爸知道了,把他揍了一顿,给了他一个教训,主持了正义,于是坏事就变成了好事。所以不能说跑题了。”


接着刘老师给我们深入讲解了好事坏事相互转化的道理,他说这叫辩证法,是非常非常深奥的哲学理论。他还让大家多看看报纸,那上面老是有一些重要的文章,什么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什么的,说这就是哲学。我那时一点儿都不懂,什么一呀二呀,而且,刘老师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复杂的,所以我怀疑用一和二能解释清楚吗?最后,他问了一个问题:打架是傻二和我一起干的,为什么傻二没把它当成好事呢?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连傻二也不说话。还是刘老师解开了这个谜团:问题很简单,傻二的爸爸没揍他。做了坏事又不受惩罚,当然不是好事了。


作文成绩发下来后,我得了五分,文章中的许多句子都加了红色的波线,表示刘老师很喜欢这些句子。只是最后一段加了两个字变成了:虽然我的屁股挺疼,还哭了一鼻子,可是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我“爸爸”做了一件申张正义的好事。而傻二却得了三分,那个被钱包绊了个大跟斗的人就是他。刘老师还在他的作文本上批了一句话:有那么大的钱包吗?当时,傻二嘟嘟囔囔地小声说:什么呀,你没见过就代表没有?


刘老师对我们的思想教育抓得很紧,既使是在语文课上,他也总是注意大家的思想动态。有一次,在课上,他问大家大粪究竟是香的还是臭的,我不知道他对这个问题考虑了多长时间,肯定是深思熟虑了。那是我们刚下乡劳动回来,他让我们每人写一篇作文,讲讲自己在农村生活的体会。结果有一个同学的作文说他在路上看见了一滩牛屎,进退不得。他用了二百多字形容了那滩黑乎乎脏兮兮的牛屎,这可是创纪录的一件事。其实这是挺没意思的一件事,要是我就绕过去或跳过去了,这点儿小破事也不值得大书特书,怎么写都改变不了牛屎的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当然,我还是挺佩服这位同学把一滩牛屎描写的如此活灵活现,这可是专业作家才能办到的事呀!一般人的功力不够,写不出那么多废话。而且,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稿费是按字数算的,多写多得,我们写作文是没有稿费的。现在刘老师挺严肃地提出这么个问题,说是和我们将来能不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有关。事情看来真的挺严重,尽管只是一滩从古至今人们司空见惯的牛屎。一开始,大家都不说话,好像这件事必须要深入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刘老师就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我勇敢地举起手说大粪是臭的。当时我特自信,因为相信在这点上我还是有发言权的,那时讲的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虽年轻,只有十二岁,可毕竟也是拉了十几年屎的人了,总不能香臭不辨吧!大家议论纷纷,班里只有傻二和金晓燕明确支持我,其他人或者不说话,或者在那里吸溜鼻子作出一付香臭不辨的样子,比如最爱说话提问题的班长袁洁就不吭声,只是不时回回头,眼睛滴溜溜地转。看我们说的差不多了,刘老师两手高举,做了一个篮球比赛暂停的手势,开始解释他的看法: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贫下中农的手上脚上都有牛屎,可他们是最香最香的人,从这点就知道大粪的本质是香的。说大粪臭的人是资产阶级思想在作祟,需要好好改造世界观。看刘老师一副义正辞严的样子,现象本质分析得那么清楚透彻,我为我的浅薄而自惭形秽。我偷眼看看我们班里的那些同学,大家的脸都是红红的,嘴巴紧紧地闭着,我用牙咬住下嘴唇,闭嘴了。只有傻二捅捅我,用手在自己的鼻子前面搧了搧,小声说,“唉,小博,别理丫挺的,臭不臭,丫吃一口不就知道了,用得着说这么多吗?”






何音 (2013-11-18 10:09:00)

兄弟的小说写的很棒,我这不是吹捧你,我从不说假话。你的小说不管是从技巧和还是桥段都抖的很厉害。虽我没经历过那个历史,而且也不喜欢小故事,但我还是想考一考你,那就是什么是知青?

夏华博 (2013-11-18 20:35:10)

谢谢何音。

既然是考我,你一定有答案了。我先给你一个学究式的回答吧!这是我从网上搜来的: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历史名词。知识青年本义是泛指有知识的青年或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惟知青此词语从1950年代起一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指向自愿或者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成为农民的青年,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是获得初级中学或者高级中学教育,少数获得学士或者以上教育。(http://zh.wikipedia.org/zh-cn/知青)

这个定义和我的看法一致。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开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毛泽东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指的“知识青年”并不是说那些在农村插队的城市青年。但在实际上,人们所说的知青就是指那些在农村中插队的城市青年。没有人称在城市里工作的青年工人和城市兵为知青。记得网上有一篇讲云南农场知青要求回城罢工、绝食的事情,当农垦部的领导称他们为“农场的青年职工同志们”时,大家都不干了。为什么?知青是个特殊群体,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特殊政策是针对他们的(比如子女回城等)。

说说你“不喜欢小故事”吧!我看我的小说应属于“小人物的故事”而不是“小故事”。这也是我写作的立脚点。有人专写大人物,大英雄。我则不同。我牢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我们都是果戈理的学生。果戈理就是写小人物的大师。为什么写小人物?我们看看历史书,尽管有人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可历史书中充满的却是那些大人物的事迹。我坚持认为,文学属于小人物,文学应该是小人物的栖身之所。小人物的故事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只是我为自己的小说设计了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因为我认为只有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个性、特征才能淋漓至尽地表现出来。

春阳 (2013-11-19 01:12:10)

“唉,小博,别理丫挺的,臭不臭,丫吃一口不就知道了,用得着说这么多吗?”

牛啊,这傻二。

夏华博 (2013-11-19 02:04:23)

谢谢春阳!真正牛的还在后头。

何音 (2013-11-19 09:49:49)

谢谢兄弟,我这人不会谦让,而且还有点骄傲。因我没经历过那段历史,也很难了解这知青的说法和来由,到现在我也很难明白毛泽东的做法。我可以通过百度查一查知青是什么意思,但我认为这总和历史真实的原由不太一样,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名词,但我真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是指什么,所以我特想知道,为什么只有中国会有知青?或者说这是指特定的右派?

是呀,是人民创造了历史,但站在舞台上的永远不是人民。我这人还处于幼稚的阶段,还特别期待星光灿烂的辉煌,很不好意思。

何音 (2013-11-19 09:54:50)

这肯定是在说我了,没什么好回避的,我又不是接受不了。我是二,所以特别能接受他人的任何批评。我只是希望大人物们能够不二,玩好这个世界,别有一天枪顶在脑们上,吓得不知人生是什么。

夏华博 (2013-11-23 21:14:04)

知青只是一个有关某一特定群体的名词,并不是指左派或右派。就像说北京人,就是指住在北京的人(也可能是周口店的那些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