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是谁咬了“国学螃蟹”第一口?

这是我参加前些天我们当地的一个作文比赛的参赛作文之一,一共投了三篇,最后也不知道是哪一篇被评为一等奖啦!Laughing

在沈阳,是谁咬了“国学螃蟹”第一口?

看着很多的同学在积极地写呀写呀不断地写关于学国学的心得体会,我读了很多,大家都写出了自己对国学含义的理解。我转念一想,如果我也按那个思路去写,总有一种照本宣科的感觉!所有的话都让大家说了,我再说是无味。先后写出两篇唱反调的作品,始终觉得不是很满意。

后来我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几千篇的作文当中居然没有一篇写我们现代沈阳,是从什么时候让学国学成为一种风气的?于是我就在网上搜索,非常遗憾的是,很多报道都是2008年左右,即使是“孔子学院”也是在2004年才在韩国成立第一家的!

怎么办呢?突然让我想起了我们莲花小学的校刊《莲花池》来,由于我是《莲花池》的一名小记者,因此对它的历史还是了解一些的。我们学校图书室老师负责编辑的校刊《莲花池》是在2001年开始正式印刷的,里面收录了同学们大量的文章。在那些文章中,有故事、有散文、有诗歌、还有三句半等等五花八门争奇斗艳,在选材上特别的广泛,完全没有历史上那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样子!因此《莲花池》是我们这些孩子让文字变铅字最好的地方!我们学校的《莲花池》校刊是每学期出一期,从创刊以来一直坚持。另外,我们学校已经举办过七次“尖尖角杯”不同命题的作文大赛,每一次都会有读后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闪亮登场!仔细想想这不就是在发扬我们的国学文化吗?

而在继承国学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学校的老师更是煞费苦心,利用休息时间编写了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的《小学生必读古诗130首》里面有详细的古代诗词的解释,注音等。这本书让我们更加容易地理解那些文绉绉“古话”的含义了!学校为了让同学们能随时去体会古代诗词的意境,甚至在教研经费紧张的条件下,毅然在2004年修建了刻写2000多字的“古诗词墙壁”,同学们在下课期间无意中就随时可以看到那些古代诗词了。这样就很轻松地把它们都记牢了。不过由于我们学校面积太小,学校为了给同学们更大活动的空间在去年拆掉了“古诗词墙壁”。那面墙尽管已经消失了,但它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它可以毫无争议地被称为“国学墙”!学校并没有因为“国学墙”的消失而放松对我们学国学、用国学的教育。北宋学者周敦颐似乎知道一千多年后,会有一所名字叫“莲花小学”的学校出现,而特意为我们留下《爱莲说》一名篇。我们心领神会先辈的苦心,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同学都能朗朗上口地背诵出来!

在我们学校,我们并不是只用口学国学,用笔学国学。老师们为了让同学们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都牢记,甚至又编写了莲花小学版的“校三字经”。以“校三字经”的普及为活动内容,同学们进行了背诵比赛,日常言谈举止的评比等活动。大家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为了班级,为了学校的荣誉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从我一年级来到莲花小学,到现在读五年级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莲花小学学习国学已经把《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著作的精髓化成了实际行动的力量,我们又把学习国学精神,推向新的一个高度。

十多年过去了,从莲花小学毕业的校友离开了很多,但活学国学、活用国学的准则被后来者一直坚持着!

在沈阳,是我们莲花小学咬了“国学螃蟹”第一口,是沈阳第一个吃”国学螃蟹”的第一人!

 

学国学,

用国学,

莲花小学鞭先策。

鞭先策,

宏观在颂,

微观在握,

国学精神代代相传永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