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受捐助的孩子点一盏心灯

                                   为受捐助的孩子点一盏心灯

中国历来有扶危济贫的传统美德,捐助别人是充满爱心的善举,我由衷尊重并敬佩每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士,但捐助的方式和做法我认为还需仔细斟酌考量。

几年前国内有新闻报道,几个贫困大学生因没有感谢捐助者而被取消了捐助资格,他们得到捐助却没有道谢,是否就意味着不懂感恩呢?捐助者真的需要一些形式来获取一声谢谢吗?


我在深圳曾参加过一次捐助仪式,接受捐助的都是一些贫困的外来工子女。捐助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有个孩子死活不愿上台接受捐助。看着他无声地抽泣着倔强地挣扎着,我的心像针扎般难受。在看看已经上台的那些孩子,他们的脸上看不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只有茫然无助和羞怯。


受捐助的孩子基本都出生贫寒,他们过早地品尝到人与人之间因为经济上的差异而带来的苦涩和无奈,他们可怜无助、自卑羞怯。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谁也不想当众展示自己的贫困,尤其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在他们看来,接受捐助就意味着付出尊严的代价。人在贫困时,因为自卑往往自尊心更强,没有人愿意被贴上“贫困”的标签。物质上的贫困只是暂时的,但世俗的看法却永远难以改变,捐助者要理解受捐助孩子受伤的心灵和脆弱的自尊。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能够真正的和谐相处,需要从物质到情感到精神都能够自给自足,否则,总会或多或少觉得带着乞讨和交换的成分。是的,他们需要救助,但更需要真情和尊严。王小波曾说过:“我觉得人活着必须要有尊严,没有个人的尊严,这种生活不合理。”人和人之间的贫富地位虽然有差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台湾塑料大王王永庆的儿子曾在大陆捐助过一所学校,在捐助工作完成后,他觉得自己还能为这个学校再提供一些帮助。于是很谨慎地把助理叫到一边,让他去问校长是否还有其它困难。交代这些事情时,他一再提醒助理,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措辞和方式,千万不要给人以施与的印象。


反观国人很多捐助却要大张旗鼓地做宣传,受捐助的孩子被迫上台接受捐助,甚至被迫和捐助者拍照,有时还要受捐助的孩子唱《感恩的心》以表谢意。这是一种慈善的残忍软暴力,是对受捐助孩子们的一种长久的心灵伤害。其实为捐助活动宣传造势是可以理解的,但从综合效果和长远考虑来说,请别再让孩子们上台当众接受捐助和感谢了!


许多年前看过一篇美国人是怎样保护受捐助孩子心灵不受伤害的文章,大意是一些民众和慈善机构定期捐出一些衣物、食品、文具和书籍等,送到固定的地方,由专人负责发放到学校给有需要的孩子们。捐助者和孩子们彼此不知情,分发物品时不会特别要求孩子们感恩,一切如常。

前段时间看新闻,美国某地下了大雪,学校要所有学生照常上课,有家长反对。学校说,这是为了那些家贫无暖气的孩子,他们回校可以有暖气和热汤。一些家长说,就让家里没暖气的孩子回校就好了,为什么要全部回去?学校说,不能让那些家里没有暖气的孩子认为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此善意、人性化的做法温暖呵护了孩子们敏感脆弱的心,因为穷也有尊严。

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曾写道:“给予比索取更让人快乐,”相信乐善好施的人对这句话深有感同。不图名利,不去特别要求受捐助的孩子感恩戴德,这份快乐就是对行善之人最好的回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人乎?让慈善捐助行动更人性化些吧,让我们用心呵护并尊重每个受捐助的孩子。因为这份尊重,点燃了孩子们自尊自重的心灯!

2013年4月12日初稿
2013年7月24日修改





雨林 (2013-07-24 19:38:56)

让我们一起思考和努力。

简单最美 (2013-07-24 21:49:16)

是的,希望慈善捐助可以办得更好,帮助更多的孩子。

谢谢雨林!

鐡手 (2013-07-24 23:04:13)

非常欣赏和赞同简单最美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就拿这次群力小学手拉手助学活动来说,我也从照片中看出站在台上的部分孩子脸上有些紧张和不安。因为是首次,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所以这次在形式上比较隆重些。不过,会后,我已和王校长商定,以后再有类似的活动将不会再大张其鼓,采取比较随意的方式或直接把奖学金送到孩子们手中就可以了。

 

最后一段写的精彩!谢谢分享!

简单最美 (2013-07-25 01:12:50)

看来我的担心多余啦,你和海云亲力亲为做慈善,我在这有点无病呻吟像唱反调了。谢谢铁手的理解和支持,希望这种慈善活动能越做越好,帮助更多的孩子。你们辛苦了!

梅子 (2013-07-25 01:58:42)

把好事办好,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你的视觉非常好,不存在无病呻吟和唱反调的问题,尊重每个人,不管其处境地位,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谢谢简单最美。

西山 (2013-07-25 02:16:38)

我对捐助仪式也是有保留意见的,文轩里有和您一样的考虑的人也有一些。我们第一次做,要按照美中下一代基金会的规矩,他们在助学上给了我们起步的很大支持。

从照片上看,现在孩子还小,所以还愿意上台照相,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强了,这实在是很有伤孩子自尊的,我们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另外,国内的事情复杂,一弄仪式,很多不必要的钱就花出去了(不是我们花的,是政府、学校之类的)。

谢谢“简单最美”发此文提醒我们大家!

予微 (2013-07-26 03:27:27)

谢谢“简单最美”这个细致体贴的提醒。
(这些天出门在外不方便打字上网)

Lao7 (2013-07-28 19:19:35)

谢谢“简单最美”的文章, 值得我们思考。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人的性格各异, 有外向的,有内敛的。

慈善家的姿态也不同, 有低调的,有高调的。为了捐赠的结果,慈善家的姿态首先应该得到尊重。在中国现在的阶段,对陈光标应该是赞誉的, 虽然他有时候有点太作秀了。

也许, “经办人”所能做到的是, 征求并尊重受助人的意愿,比如, 如果有的孩子可以领奖后,不在上台照相等等 (过程大大缩短了)。

十全十美是理想, 我们尽量在达到目的的前提下, “费用, 损失“最小。 

简单最美 (2013-08-05 18:26:52)

多谢梅子理解,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把好事做得更好更人性化些。

简单最美 (2013-08-05 18:42:34)

谢谢西山来访,抱歉回复迟了。我这篇文章4月份时在其它网站发过,还做了一个小调查,很高兴有许多网友支持我的观点。

其中有不知是香港还是台湾的网友说他们曾在国内某大学设立“清寒奖学金”,开始有人申请,后来就没人愿意申请了,至于原因我觉得就是没人愿意给自己贴上“贫穷”的标签,我建议他们最好更改奖学金的名字,不要出现“清寒”等类似字眼,或许这样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些。

简单最美 (2013-08-05 18:43:23)

多谢予微来访!

简单最美 (2013-08-05 18:49:58)

谢谢Lao7理解,希望这样好的活动可以更理想化些,感动更多人参与才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陈光标高调作秀,也许他有不得已的理由,不管怎样,他实实在在帮助了不少人,还是要敬佩他的。

杏子花开 (2013-08-15 07:08:53)

根据国情,上台接受捐助还算可以理解的。

一则报道说贫困生申请助学金需要一个一个地来演讲,比赛般地说自己家境如何如何贫困。此举深受批评。